用戶名: 密 碼: 保存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> 教育科研 >> “教師專業成長”課題 >> 內容

劉備的性格特點

時間:2010-12-26 19:00:45 點擊:19592

劉備性格多側面
劉之仁
一、劉備投奔劉表時,,劉表待之甚厚,劉表死時托孤于他,并說:“我子無才,恐不能承父業。我死之后,賢弟可自領荊州!眲淦菰唬骸皞洚斀吡σ暂o賢侄,安敢有他意乎?”劉表死后,伊籍勸他以吊表為名就便擒下劉琮,以奪取荊州,諸葛亮也極力慫恿。劉備垂淚說:“吾兄臨終托孤于我,今吾執其子而奪其地,異日死于九泉之下,何面目復見吾兄乎?”劉備不乘人之危,忠厚待人的秉性如此,故劉 琮 投降后,荊州軍民不少歸附劉備。當他率軍和擁著數萬名眾向樊城撤退時,即使在曹兵快到的危機情況下,他也不愿拋棄民眾逃走,這充分顯示了他的仁厚愛民的性格和秉性。

二、劉備在被邀入蜀的過程中,他趁駐守葭 蔭關以拒張魯之機,嚴禁軍士,廣施恩惠。后在進軍成都時,他立起免死旗,對眾將兵說:“汝川人皆有父母妻子,愿降者充軍,不愿降者放回!彼∈窈,又廣施仁政,使東西兩川,民安國富,天禾大成。正因為他能以仁結民心,因此人心歸之,如小說第二回中,他一到安喜縣,“與民秋毫無犯,民皆感化!钡谌刂兴 治理新野,“軍民皆喜,政治一新!卑傩辗Q頌他:“新野牧,劉皇叔,自到此,民豐足!

劉之偽
一、占領益州是由諸葛亮提出經劉備 同意的隆中決策的主要內容之一,是劉備圖天下的重要戰略方針,故劉備在得荊州以后就著手策劃占領益州。劉備提兵入蜀,是應劉璋的邀請前來支援的,且劉璋又是他的同宗,要取益州就 得 師出有名,因此劉備內心所想卻無法說出口,有時還否認其事,如龐統與法正勸他與劉璋會見時就席間以奪取益州,劉備卻假惺惺的說:“劉季玉與吾同宗,不忍取之,”經龐統、法正再三要求,劉備才說出心里話,“吾入蜀中,恩信未立,此事決不可行,”他主張恩信已立,取得蜀人支持后才占領益州,這件事除了表明劉備有胸懷全局高人一籌的戰略思想外,是不是多少有些虛偽呢?

二、第八十五回,劉備遺昭托孤時,泣對孔明曰:“若嗣子可輔則輔之,如其不才,君可自為成都之主!泵唬骸盎騿栂戎髁羁酌髯匀≈疄檎嬖捄,為假話乎?恐知其必不敢,心不忍,而故令之聞此言,則真輔太子之心愈不得不切矣!敝幽绺,明知兒子不才,卻如是說,實為結孔明之心,使其死心為蜀漢效力。

三、曹丕自立為大魏皇帝后,傳言漢帝己被害。眾人進表“請漢中王即皇帝位”,劉備見了眾人的勸進表,大驚曰:“卿等欲陷孤為不忠不義之人耶?”當有人講到曹丕篡漢自立時,劉備勃然變色日:“孤豈效逆賊所為!”而且拂袖而起,入于后宮,過了些日子,孔明又引眾官入朝勸進,劉備還是說,“孤雖是景帝之孫,并未有德澤以布于民,今一旦自立為帝,與篡竊何異?”孔明苦勸數次,他還是堅持不從,后來眾官以“不久必盡散矣”為要挾,他才講出心里話“吾非推阻,恐天下人議論耳”?,劉備本來是極想位登九五的,可是為了不落下話柄,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演戲,這不是“欲顯長厚而似 偽”了嗎?

劉之驕
截止到三顧茅廬,劉備確實是一位禮下賢土,謙虛納諫之仁君,可隨著事業的一步步發展和壯大,特別是他在蜀稱帝后,他的驕傲也在漸漸地滋長,直至發展到最后,他為關羽報仇決定伐吳時,趙云規勸他不聽,秦宓進諫,他置之獄中,孔明上諫表,他擲于地下。當他征吳時,吳派陸遜為大將,馬良提醒他“陸遜之才不亞周郎,未可輕敵”,他卻自負地說,“朕用兵老矣,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?”他將蜀兵四十余營,皆移于山林密處,依溪傍澗,就水歇涼,馬良建議將各營移居之地畫成圖請教宰相,他驕傲地說:“朕亦頗知兵法,何必又問宰相?”這時的劉備與當初之劉備豈不是判若兩人 乎 ?結果陸遜一把火,幾乎把他的全軍燒光,自在情理之中。

作者:常敏慧 錄入:常敏慧 
  • 泰興市大生小學(www.zurichnu.com) © 2009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Email:taixingren@163.com 站長QQ:274220792 蘇ICP備10046325號-1
  • 99精品国产综合@99精品好爽毛片@99精品黄片免费�?@99精品黄色�?@99精品全国在线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