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眼間,“三進”這股風不知不覺吹進了泰州市各所學校,我們大生小學在校領導的指導和帶領下,上下一心,師生齊力,走近了“三進”,也走進了“三進”——普通話進校園,誦讀進教材,書法進課堂。我們班的學生在這股“三進”之風的沐浴下,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,讓我看到了曙光,看到了美好的明 天。 一、普通話進校園 普通話的推廣和使用已經借助這次“三進”之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,學校也早已把普通話作為校園語言?墒,由于我們是農村小學,大多數孩子是農村孩子,說起普通話來總有點字不正,腔不圓,而且有許多不規范的語言。 那么,在“三進”工作中,我如何讓學生說好普通話的呢? 首先是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,學說普通話。盡管現今已是信息時代,傳遞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越來越現代化,但語言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信息的主要手段,而小學階段又是學生模仿力最強的階段,因而小學語文教學,要求教師必須掌握普通話,并用普通話教學,這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必然要求,也是教師語言藝術的基本要求。因此,我注重提高自身的普通話素質,經常聽錄音帶,特別留意學習輕聲、兒化音的詞語,努力克服自己平時講普通中出現的小問題,力爭使自己平時說的每一句話都成為標準規范的普通話。以我帶動全班,由一班帶動全校。在校園里創設一個講正確、流利普通話的良好教育環境,使普通話真正成為校園語言。 其次,我還很注重加強課外普通話訓練。任何一門語言都要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不斷練習、不斷鞏固中形成與發展的。在農村,地方語言是主要的交際工具,盡管學生們在課堂上都能用普通話交流,但有的時候則是用方言來完成的。作為語文老師,為了鼓勵學生學說普通話,除了以身作則外,我還在班中設立了普通話監督員,督促學生人人講普通話;在每期的黑板報中開設推普專欄,滲透普通話知識;在學期中,結合教學內容,舉辦故事會、演講比賽、辯論會等,激發學生講好普通話的熱情;這些做法,都大大激發學生學說普通話的興趣,在班級中成功地營造了“人人學說普通話” 的良好氛圍。 第三,除了在課外要求講普通話,我還布置和普通話有關的家庭作業,如回家收看《新聞聯播》《大風車》等節目。這些節目不僅可以開闊眼界,增長見識,學生喜歡看,而且在潛移默化中能學習到規范的普通話語法,培養良好的語感等,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普通話的聽、說水平。我還鼓勵學生回家也嘗試講普通話,并對這種學生給予贊揚,F在咱們五(3)班的同學,在校園的任何角落,都養成了說普通話的習慣,而且普通話越說越標準,越說越動聽。 二、誦讀進教材 誦讀是培養學生良好語感最重要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,誦讀教學作為一項語文基本訓練,我常抓不懈,尤其在“訓練”二字上下功夫,既要有量的要求,也要有質的要求。同時在朗讀教學中,我還應結合課文的字、詞、句、篇等基礎知識和閱讀重點進行教學,因為我知道朗讀教學如果離開了一定基礎知識的教學,則成為無源之水,無本之木,把朗讀指導變成游離于詞句之外的純方法的指點,也偏離了朗讀教學的宗旨。課堂成了我訓練學生誦讀的主陣地,每一篇課文,我都要在前一天布置學生回家正確、流利、大聲地朗讀給家長聽,再利用早讀課時間讀給同桌聽,讀給老師聽,在課堂上,我更是認真鉆研教材,利用多元化手段教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、誦讀,做到心中有教材,口中有教材。誦讀課上指導誦讀時,我更注意保證學生的朗讀時間,使學生充分的讀,每一次的讀讓學生按要求真正讀完。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,讓學生敢讀。朗讀內容多樣:全篇、重點段、重點句,并合理運用多種的朗讀形式:精讀、略讀;朗讀、默讀、輕聲讀;領讀、引讀、分角色讀、齊讀;男生讀、女生讀;個人讀、小組讀、全班讀;賽讀、演讀......在指導學生初步理解的基礎上性朗讀,既留給足夠時間讓學生試讀、練讀,讀出感覺,讀出味道,讀出情趣,又留足讀后評議的時間,通過評議,強化對朗讀的激勵功能、診斷功能和調節功能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班上已經涌現出好多誦讀能手,聽著他們聲情并茂的朗讀聲,我似乎也陶醉其中了。 三、書法進課堂 眾所周知,寫字有兩個層次,一個是寫字正確、整齊、有一定的速度,這是日常寫字領域的要求;另一個層次是寫字藝術化、個性化,這是書法領域的要求,而第一點應該是每個小學生都要做到的。指導小學生寫規范字首先要矯正他們的姿勢,像眾所周知的“三個一”,即寫字要保持一尺、一寸、一拳。所以每當學生提筆寫字,我總要反復叮囑他們注意姿勢,隨時關注姿勢不正確的學生,首先培養他們良好的書寫習慣。其次,我更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,黑板上的板書我再也不馬馬虎虎的了,而是一個字一個字認認真真地書寫,尤其注重字的筆鋒、間架結構,而且我總是盡量把字寫大一點,為的就是讓每一個學會生看見我是怎么寫字的,如何起筆、運筆、收筆,希望他們在我的潛移默化下,慢慢學會書寫好漢字。我還經常將班級里寫得好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前面,讓其他同學參觀、學習,充分發揮榜樣的無窮力量。翻開學生的作業本,不難發現,學生們的作業質量正在一點一點地提高,盡管有些人還不會頓筆,盡管有些人寫的字大小不一,但不難發現,每個孩子都在努力,都力求把字寫好,相信只要他們堅持下去,一直保持著這種積極端正的態度,他們的書寫水平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,我期待著。 縱觀“三進”工作,他不但影響了學生,也影響著老師,學校每個星期練寫鋼筆字、毛筆字和粉筆字,每當拿起筆,我都覺得我不是在寫字,而是在完成一項使命,那筆尖所到之處,無不滲透著我對“三進”深深的熱愛。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“三進”,學生的進步離不開“三進”,學生的發展還是離不開“三進”,這項工作,我會一如既往地進行下去,而且是不折不扣地進行下去,因為“三進”讓師生都得到了提高,更因為“三進”潤物細無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