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教學目標】
1、學會課文中6個生字,理解詞語“巴望”“筋疲力盡”的意思;
2、能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
3、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,懂得“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會把事情弄糟”的道理;
【教學重點】
1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體會農夫的心情;
2、領悟寓意。
【教學難點】
借助小故事,明白大道理。
【教學準備】幻燈片ppt
【教學時間】一課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舊知導入
1.同學們,以前大家都讀過、看過哪些寓言故事?(學生交流)
2.板書“寓言” ,并齊讀。
二、揭示課題
今天,我們再來學習一則寓言,題目是——揠苗助長
1.板書課題,齊讀課題,
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24課,讀讀課文,想一想:題目的意思是什么?讀課文之前,請大家先看看課文的生字。(出示生字)課前大家都作了預習,這些生字認識的舉手。(指名學生讀生字)現在請大家認真的讀課文,努力讀正確,通順。(學生讀課文)
2.解釋:“揠” 和“揠苗助長”的意思。
教師:讀了課文,又知道了題目的意思,大家還有問題想提嗎?
3.學生思考質疑,相機板書重要問題
◆為什么要拔苗?
◆怎樣拔苗的?
◆結果如何?
三、精讀故事,閱讀感悟
1.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,邊讀邊思考,也許能從文中找到答案,并把有關問題的答案劃下來。
2.學生交流閱讀所得
3.交流問題1——為什么拔
a. 他巴望著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……
點擊“巴望”,理解詞義,(巴望:很急迫,很急切)
b.還有哪些地方能看出農夫的急切?
點擊詞語:天天到田邊看、十分焦急
c.指導朗讀(學生先自由練讀,再指名讀)
過渡:這位焦急的農夫日思夜想,最終想出辦法來了嗎?他是怎樣拔禾苗的呢?
4、交流問題2——怎樣拔苗
a.這位農夫是怎樣拔禾苗的?(指名讀第二節)
b.點擊詞語:一棵一棵地往上拔
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
累得筋疲力盡(理解詞語的意思)
c.同學們看這幅圖,誰來描述一下圖中的農夫(滿頭大汗……)
你看這位農夫拔禾苗拔得真
d.你能通過朗讀,體會他的那份辛苦嗎?
(學生自讀,指名讀)
過渡:看著被自己一顆一顆拔高的禾苗,農夫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?(學生交流)農夫越想越開心,一路飛奔回家,引導讀第三節。
e.想象情景,朗讀句子。(可適當加上動作演一演)
過渡:看,這位得意的農夫正為自己的杰作歡喜呢!可是他的兒子聽了農夫的話卻感到——很納悶。這是為什么呢?(生齊說——禾苗都枯死了)
四、感悟道理
1.他的家人看到田里的情景,又會對農夫說什么呢?
2.學生同桌交流,指名發言。
3.農夫聽了妻子、兒子的話,現在又會想些什么呢?(我錯在哪里?)
4.學生自由發言。
(關鍵詞語教師板書:后悔、難過、覺得很傻……)
5.農夫后悔什么?傻在哪里?……
6、故事續寫:
農夫現在明白了自己的錯誤,他來到自家的田邊,看著枯死的禾苗
會怎么想、怎么做呢?小練筆:農夫坐在田頭上,
7.總結:這個可憐的農夫,因為急于求成,結果方法不對,一切辛苦都化為泡影,空歡喜一場。這就叫——揠苗助長
五、結合生活,內化寓意
同學們,其實在現實生活中,有些人就因為急于求成,結果實得其反,事情搞砸了。先看這樣一個例子。(出示例子)學生再舉例。
結束語:同學們,在今后的生活當中,我們要做一個善于思考的實踐者,成功才會向你招手,向你微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