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讓心靈灑滿陽光》讀后感
雖然我不是一名班主任,但通過閱讀《讓心靈灑滿陽光》,讓我明白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,要當好班主任,管理好班級,教育好學生,首先必須做一個有“心”人。主要表現在以下十個方面:
1.班風建設是“中心”
這是班級管理的關鍵。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中,必須抓好班容班貌建設、班風學風建設、班級規章制度建設、班干部隊伍建設等等。在這眾多的班級管理活動中,加強班風學風建設則處于中心的地位。一個班級,如果班風學風端正,全班同學能夠做到爭分奪秒,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,互幫互學,使同學之間形成比、學、趕、幫、超的良性互動局面,那么,班級的正氣必然上升,凝聚力也會得以增強,學科教學質量會隨之提高。
2.巡視觀察要“細心”
這是抓好班風建設的前提。班主任應當學會“細心”觀察,善于發現情況,善于處理問題。班主任通過深入學生的生活,經過細心的觀察,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所獲得的感性的材料,通過科學的思維加工,從而形成對問題的深刻認識,在此基礎上才能作出合乎實際的對策措施,才能制定出合乎教育規律的班級規章制度,才能真正把班級的日常管理和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落到實處。
3.隊伍建設是“核心”
這是抓好班風建設的組織保證。德育管理實踐告訴我們,一個班級的班風學風如何,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干部隊伍建設的成敗如何。作為班主任,只有把好考察選拔關、教育培養關和使用監督關,才能建設一支良好的班干部隊伍,才能切實保證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,才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形成好人好事人有夸,壞人壞事有人管,正氣得以發揚,邪氣受到唾棄的良好氛圍。
4.日常管理需“恒心”
這是抓好班風建設的時間保證。作為班主任,在新接任一個班級以后,了解班級情況要有個過程,建設一支班干部隊伍要有個過程,各類規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有個過程,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班風的形成要有個過程。作為一名學生,由思想意識的提高到品德行為的改變要在個過程,即學生知、情、意、行的統一過程是一個道德實踐的過程。因此,日常的德育管理要持之以恒,決不可指望一蹴而就。
5.批評表揚講“公心”
這是抓好班風建設的基本要求。也是樹立班主任威信的必備條件。一個班主任能否取得大家的信賴、愛戴,除了自身的知識水平、學科教學能力、師德修養等因素之外,還取決于一個看似細小,實質重大的因素,即在學生取得成就或犯了錯誤以后所進行的表揚批評,是否做到客觀、公正、公平。要做到對優等生不偏愛,對班干部不偏袒,對劣等生不歧視,對經常犯錯的學生不諷刺、挖苦。只有這樣,自己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,才會使全體學生聽其、信其道,言聽計從,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才能得到同學的擁護。
6.對待學生有“愛心”
這是抓好班風建設的情感投資。愛是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,只有老師首先關愛每個學生,學生才會愛戴老師。按照市場經濟的理論,在經濟建設中,只有首先有投資,才會有收益。班主任對學生的“愛心”,也是一種投資,這種感情投資的目的,不是為了經濟上的收益,而是為了獲得感情上的溝通,便于加強班級管理。作為班主任,沒有一種愛生的思想感情,就不會有強烈的責任感,也不會產生強烈的事業心。這樣的班主任也就帶不好班級,教不好學生。
7.喜怒哀樂要“關心”
這是抓好班風建設的最佳機遇。也是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客觀要求。如果學生在發生喜怒哀樂等情感矛盾或困惑時,班主任若能及時關心,及時進行心理疏導。一方面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解決,又能取得學生的信賴,使學生更加信服班主任的管理,更加傾聽班主任的教導,更有利于各項班級管理制度的落實和良好班風的形成。因此,班主任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,不僅在生活上要加以關心,更要從心理上體貼關懷,發現問題及時疏導,使學生的心理問題消滅的萌芽狀態。
8.個別談話要“交心”
這是抓好班風學風的一門藝術。也是贏得學生信任的主要方法。個別談話要“交心”,只有老師善于“交心”才能最終贏得同學的“心”;只有贏得同學的“心”,才能真正贏得同學的信任,才能把班級工作做好。這里的“交心”有多層含義,但最主要的是必須使學生明確老師是為了學生的利益,站在學生的立場說話。
9.轉化工作要“耐心”
這是抓好班風建設的金鑰匙。班級中的玩劣學生,其影響力很大,往往是學生中自然群體的領袖人物,具有號如召力,影響力。這些學生工作做不好,不僅要帶壞一群人,而且會破壞整個班級的班風和學風,會擾亂良好的教學秩序。做玩劣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,必須做到循循善誘,以理服人,以情感人,以避免師生矛盾激化,產生逆反心理,否則會使轉化工作更加困難。二是不要怕出現反復,要有打“持久戰”的心理準備。一方面,學生的心理尚未成熟,具有可塑性,要堅定信心,一定能教育好,轉化好,挽救一名品德不良學生,“功德無量”;另一方面,思想認識問題,既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也不可能做了一次或若干次思想工作就馬到成功,一勞永逸。世界觀的形成和轉變是一個實踐、認識、再實踐、再認識的過程。對于那些已經形成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,其不良習氣必然會出現反復。要學會用自己的耐心去制勝學生的反復性。
10.言行服飾要“舒心”
這是抓好班風建設的人格力量。學生的行為習慣,是以模仿別人開始的,進入學校以后,則轉而模仿自己所尊敬的老師。無論是同學的言行舉止,還是老師的言行服飾,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。因此,作為班主任講話要聽起來舒心,合理、悅耳;班主任的打扮要看起來舒心,樸實大方。否則,不僅會誘使鑒別能力較低的同學產生模仿的心理和行為,也會使優秀學生對自己失去崇敬的心理,在背后發出厭惡、鄙視的議論,進而使自己在班級管理中喪失人格的力量,威信下降,德育教育的效果勢必降低。
上述“十心”告訴我們,當好班主任,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,既要充分利用已有條件,又要積極創造有利條件,克服各種不利因素,這是一種艱苦的勞動,這種勞動離不開班主任對事業的執著追求,離不開強烈的責任心。這就叫“十心”歸“一心”,真正做一個名符其實的有心人。